近日,需要我们来关注的金融新闻再一次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出。根据金融界2025年2月13日消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中心于2024年10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多云实现的视频会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402616A。这一源于视频通信技术领域的创新,旨在为企业用户在涉外场景中的视频会议提供显著改善,提高会议体验。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企业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基石。此次专利的获批,彰显了中国人寿在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上的前瞻性与创新意识。通过该专利申请的技术,企业在安排会议时可利用私有云与公有云的优势,灵活应对外部人员参会的不同需求。
根据专利文件的摘要,本申请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预约会议指令,首先确定会议信息。如果会议涉及的内容是不允许外部人员入会,则通过调度服务器调度私有云视频平台,创建内部会议;反之,如果允许外部人员入会,则开启公有云视频SaaS服务,创建开放会议。
这一机制极大的提升了会议管理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允许企业在多样化的业务场景中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精准调度。系统接收参加会议指令后,还对会议号做验证,确保只有经过验证的用户才能成功参会,有效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多云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人寿能够在企业视频会议中实现高效调度,不同云平台特有的性能和安全性也能够交替发挥。例如,私有云可以保障企业内伺服器的信息安全,适合处理敏感数据,而公有云则提供了便捷的软件服务与高可达性,帮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将这两种云服务进行结合,中国人寿为企业用户更好的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会议体验。
在全球业务日益交往频繁的当下,企业面临着复杂的跨国沟通需求。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往往不能够确保双方信息的安全与沟通的流畅。而中国人寿新申请的专利,不仅有效改善了企业用户在涉外场景中的视频会议体验,还建立了一种统一便捷的会务参与流程,明显提升了参会人员的满意度与会议决策效率。
这一创新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中国人寿对未来视频会议市场的布局与战略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慢慢的提升,视频会议的操作简易性、安全性以及适应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无疑会促进推动企业会议的发展步伐。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中心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不明,专门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参与招投标项目总计高达698次,拥有150条专利及42个行政许可,显示出其在行业中的强大影响力和研发能力。
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并申请专利的方式,中国人寿正在李疑虑技术驱动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此次申请的专利,不仅是对现存技术的改良,更为明日的企业通信模式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寿新近申请的“基于多云实现的视频会议方法”的专利,再一次证明了技术创新在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升沟通效率的重要性。随着这种适应能力强、灵活的技术解决方案的落地,企业在全世界内的沟通效率和信息安全将得到有力保障,也为我们展现了未来企业文化与管理的新图景。期待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能够为更多公司能够带来利益,提高其整体竞争力。对现代企业来说,因势而变、顺应技术潮流的创新才能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