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3年11月27日,习在山东省农科院考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经过专家测产,亩产鲜穗达1563.66公斤,创山东盐碱地鲜食玉米‘千亩方’亩产新纪录!”日前,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千亩盐碱地甜糯玉米试验示范田中,测产结果一经公布,引来阵阵欢呼。

  示范田种植的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的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鲁甜糯191”。“耐盐碱玉米品种‘鲁甜糯191’的大面积种植,提升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民增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益探索。”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评价道。

  2013年11月27日,习在山东省农科院考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十年来,山东省农科院牢记习的殷切嘱托,持续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逐步的提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数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五项指标位居全国省级农科院首位。山东省农科院抓创新、促转化、强服务,蹄急步稳引领山东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让“智慧之种”在齐鲁大地处处播撒,谱写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新篇章。

  日前,光明日报记者与山东省社科联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走进山东省农科院,共同探寻山东省农科院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科技力量的生动实践。

  “6000万元一次,6000万元两次,6000万元三次,成交!”这是山东省农科院2022年科技成果拍卖会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由该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布鲁氏菌活疫苗生产经营权一举拍出了历年来拍卖成果的最高价格。

  2020年10月,山东省农科院在全国首创以拍卖会的形式来推广科技成果。最终,这次拍卖的24项新成果新技术全部成交,成交总额达1.1亿元。在2021年的第二届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秋季拍卖会上,37项新成果最终拍出11165.8万元。

  成果拍卖,只是山东省农科院近年来推进现代院所制度、人才制度、科研体制机制、成果转化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放管服”制度、干部制度等17项系统性综合改革、70余项具体改革创新举措之一。

  聚焦人才这一核心要素,山东省农科院构建了“1+N”人才政策体系,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实施创新人才及团队引进“333”工程和齐鲁农科英才“3237”工程,健全完善人才引育机制。

  “我们团队在人才工程的持续支持下,创新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标志性成果慢慢的变多,目标也更加明确。”小麦育种专家、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山东省农科院齐鲁农科英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刘建军研究员说。

  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共引进各类人才342名,其中海外高品质人才12名、国内高层次人才44名、优秀博士200多名;柔性聘任19名院士和24名专家担任“第一所长”,51名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高管及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担任“产业研究员”。

  “我当时就是冲着院党委书记亲自到北京招聘人才的诚意来这里的。”2020年引进的青年博士衣云鹏和记者说,2021年科技成果拍卖会上,他研发的动物新型抗炎药Hz-1以3220万元价格成功转让。

  人才“近悦远来”,一系列改革措施随之而来——在国内率先出台破除“四唯”十条意见,10名科学技术人员以“破四唯”方式成功晋升岗位职级,11人以“一票肯定”方式直接聘用到高级岗位,10名“90后”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晋升副高级岗位;取消研究室建制,构建资源配置“一盘棋”、学科融合“一体化”、组织模式“一条龙”的创新体系,跨学科跨研究所组建8大学科群97个协同创新团队,围绕区域重大需求和全产业链发展需要组建预制菜、农业双碳等22个虚拟研究中心;实行“五权下放”,将创新团队“组阁权”、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支配权”、科研绩效“分配权”和引进人才“选择权”全部下放给团队首席……

  “院里把创新团队建设的权利全部赋予了我们首席专家,充足表现了‘专家至上’的理念,大大激发了我们带领团队发展的干劲。”山东省农科院新引进的国内农业生态调控领域领军人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生态调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戈峰说。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专家刘建军研究员(右二)指导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小麦品质分析。杨超摄/光明图片

  日前,调研组驱车来到山东省农科院与德州市齐河县政府共建的“吨半粮”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机耕路、标准化的水渠、有序分布的小型气象站,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长势喜人的玉米。

  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志庆介绍:“2022年,这20万亩核心区粮食平均亩产达1546.33公斤,其中小麦亩产693.91公斤,玉米亩产852.42公斤,率先实现了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

  为保障全省粮食生产,山东省农科院近年来围绕种子、耕地、农机三大创新关键,实施种业创新五大行动、耕地质量提升三大行动和农机装备科学技术创新四大任务。德州市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建设,正是对该院实施的种业、耕地、农机系列行动任务的全方位检验。

  在齐河县“吨半粮”示范区播种面积达80%以上的小麦品种“济麦22”,是由山东省农科院赵振东院士团队选育的优良品种。“‘济麦22’自2006年育成以来,种植培养面积11年保持全国第一,累计超过3.5亿亩。”赵振东介绍。

  近年来,赵振东院士团队又相继培育出中强筋小麦“济麦23”、强筋小麦“济麦44”“济麦229”、抗旱节水小麦“济麦262”“济麦60”、特色营养小麦“济糯116”“济紫麦1号”等一批丰产性好、综合抗性突出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其中,“济麦44”以亩产808.6公斤刷新全国强筋小麦单产纪录,品质达到国标强筋小麦标准,2021年入选国家粮油主导品种,2023年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5月8日,在全国优质专用小麦质量鉴评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该品种又摘得优质专用小麦桂冠。

  “以前种粮挣钱少,大家不愿意种。现在这‘济麦44’,不仅产量高,每吨收购价还能比普通小麦高出200元,粮商抢着收,村民们都抢着种!”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一空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萍说,“我们村的合作社连续3年种植这个品种,种植培养面积从1800亩扩大到了1万多亩。”

  大豆品种“齐黄34”同样是山东省农科院研发的新品种,该品种先后创下我国夏大豆高产纪录和盐碱地单产纪录。2022年9月,在全国专用大豆产业联盟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齐黄34”大豆品种推广大会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经济作物技术处负责人说,在国家扩种大豆的部署推动下,“齐黄34”因突出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耐逆特性站上风口,尤其以突出的广适性,成为全国20多个省区的选择。

  除了在品种方面持续创新,山东省农科院在种植技术方面也颇有建树。今年6月,菏泽市郓城县丁里长街道佀垓村的麦田迎来丰收,仔仔细细地观察,这片金色的麦浪中,每隔30米左右间杂着一米宽的蛇床草,细嫩的绿枝顶着大团的白色花朵迎风摇曳。

  “这草可不一般,是我们研究筛选出的‘态控草’,得益于这些草,农民每亩能多挣300多元。”戈峰介绍,把蛇床草和作物的种植宽度按1∶30的比例匹配种植,蛇床草所涵养的大量天敌昆虫能够有效控制麦田害虫,不仅不用打杀虫剂,还能有效增加边缘通风效应,实测小麦亩均增产40斤~50斤,订单收购还对这样的生态小麦支付10%的溢价,此外,蛇床草也有收益。

  这一研究成果,相当于把“天敌工厂”直接种到了田里,用生态调控技术周年控制田间害虫危害,  使得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使农田生态形成良性循环,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

  日前,一台花生秧收割机开进位于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刘海子村的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间,把一棵棵鲜绿的花生秧贴着地皮割断并“吞入腹中”。“吃饱”的收割机抵达地头,“吐出”的细碎花生秧通过运输车送到打捆机旁,从这端填入料斗,一会儿那边就“吐出”一个硕大结实的草捆。这些草捆被运往饲养场,与随后收割的新鲜玉米秸秆混贮,做成高值化的饲料。

  实现这一系列步骤,依靠的是山东省农科院团队在花生玉米机械化带状复合种植基础上研发的秸秆裹包混贮利用技术。

  团队试验负责人、山东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所所长张正研究员介绍,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花生玉米机械化带状种植的秸秆利用问题。在每亩收获玉米籽粒500公斤以上和花生荚果150公斤左右的基础上,同时收获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贮优质饲草2.5吨左右,亩产值可增加1500元左右。在“稳粮增油”的同时实现了秸秆高值化利用,推动了种养结合、农牧融合。

  调研组走进去年批复建设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份份标有编号、摆放整齐的肥料样品映入眼帘。山东省农科院新型肥料研发团队经过10多年持续研究,攻克微生物与化肥不能耦合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制的高养分、高活性生物复合肥有效活菌数达到每克两亿,有效推进了化肥减量增效,并在山东、河南、河北、吉林等地建立了40个试验示范区,实现了在使用等量化肥的情况下小麦增产16%、夏玉米增产15.3%。

  “把化肥和微生物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性,而且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山东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肥料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兆辉研究员说。

  十年来,山东省农科院累计选育和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1300余项,其中31个品种、117项技术被列为国家或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郓城县唐庙镇胡庄村的大棚中,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然而四年前,胡庄村党支部书记胡宣峰刚开始带领村民们种植葡萄的时候却遭遇了极大的困难,由于村民们不懂葡萄的生长习性,不懂葡萄管理技术,本该挂果的葡萄园里却无花无果、颗粒无收。

  2020年,山东省农科院选派数百名科学技术人员,在郓城、费县和招远三个县(市)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让胡庄村的村民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山东省农科院葡萄专家陈迎春走进葡萄园现场“会诊”,给种植户集体培训传授技术,在园子里手把手对村民进行指导。经过一年的悉心指导,2021年,这片园子的葡萄丰收了,亩产2500斤左右。

  2022年,陈迎春和同事们围绕水肥精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集成了一套葡萄园栽培管理技术,编写了葡萄园管理年历,批量印刷,分发到每一个种植户手中。种植户照方施肥、适期喷水、绿色植保,园子里出产的葡萄优质果率提升了,商品果率增加了,每亩收入达5万元至10万元。

  这样的场景在费县和招远同样屡见不鲜。在招远市的一处茶园,负责人曾因不懂技术导致投资的2000多万元十年无收益。后来,经过在茶企挂职科技副总的山东省农科院博士田丽丽的指导和帮助,不仅救活了茶园,更让茶园出产的茶叶成为当地的名品。

  “我刚到茶园时,茶树长势弱,工人采摘技术不过关,加工工艺落后,他们都打算把茶树砍掉了。”田丽丽说,“我指导他们升级了茶园设施,并对园区工人开展了系统专业培训,又帮他们开发了3个新品种,制定了全新的企业标准。仅用了一年时间,茶叶产量和品质就大幅度的提高,效益增加了10倍。”

  在费县新庄镇柱子村,山东省农科院挂职费县新庄镇第一镇长的“枣博士”王中堂来到后,帮助村子完全解决了号称“枣树癌症”的枣疯病难题,使当地枣疯病发病率由85%降至2%以下,并进行设施脆枣栽培示范,脆枣销售期提前了两个月,推动了当地脆枣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实现亩均收益10万元,全村脆枣产值达5000万元。

  从“象牙塔”走到农业生产一线,把学问做到田间地头——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山东省农科院还组建“舜耕科技”服务团,设24个分团,1000多名科研人员作为服务团成员常年深入一线提供农业技术靶向精准服务,打造了“舜耕科技”公益服务品牌。

  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梁金光介绍,三年来,全院先后选派97个创新团队、543名专家到三个示范县(市)挂职服务,建设利益共同体、科创联合体、专家工作室等各类载体400余个,破解产业关键难题268项次,示范推广新品种590项次,示范应用新技术495项次、新装备123台(套),辐射带动优质作物种植培养面积720余万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多亿元。同时,为示范县(市)争取社会资本约50亿元,带动县域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平均提高10%左右,创新实践了“1+10”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通道,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探索出一条“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新路子。

  从麦浪滚滚的粮田到硕果累累的果园,从春意盎然的大棚到生机勃勃的牧场,田间地头、园区基地、工厂车间、培训教室,在齐鲁大地上,处处活跃着这样一批长年累月服务在生产一线的山东农科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团队在连栋温室进行蝴蝶兰品种选种、测试工作。杨超摄/光明图片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关系到国民基础产业和第一生产力,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每一个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的职责使命,更是广大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始终付诸实践的永恒课题。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前提。通过实施综合改革,破除科学技术创新机制藩篱,为科学技术创新营造了宽松高效的制度环境,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通过建立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实现了资源要素的一体统筹和优化配置,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达成了科技创新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共识,形成了崇尚科技、尊重创造、专家至上的良好创新氛围。

  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关键。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引育结合,正确地处理人才存量与增量关系,建立常态化储备、科学化培养、精细化管理的人才体系,充分的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聚焦团队这个创新基本单元,整合人才资源,稳定研究方向,加强梯队建设,实施以老带新,一直在优化团队结构,并下放团队权限,充分的发挥团队首席的领军作用,全面激发了团队创新活力,最大限度激活人才团队这一科学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提高科技供给质量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基础。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问题导向,从生产实践中寻找创新思路、发现科学问题、确立科研课题,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增强了科学技术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发出更多能够转化推广、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以产业为主线打造了创新链条闭环,形成了创新与转化的良性循环,有效提升科技供给质量,破解了科研生产“两张皮”的现象。

  打通进村入户通道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路径。以“举院体制”实施“三个突破”战略,组织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下到基层一线,变自发式、任务式科技推广形式为组织化、链条化的技术服务模式,变“单兵作战、多点出击”为“握指成拳、重点突破”,变合作为合伙,变科研“独唱”为政产学研金服用“大合唱”,克服了传统技术推广的碎片化,探索实践出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全面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有效解决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把论文真正写在了齐鲁大地上。

  (调研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赵秋丽、冯帆,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为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王兆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丽萍)

其他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