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直播网购“潜规则”!广东消委会带你看清消费陷阱

  在直播电子商务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促销手段花样百出,但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暗礁。2024年9月至11月,广东省消委会以开展“挑战消费潜规则”为抓手,组织并且开展直播电商不规范行为专项调查,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法律点评、约谈指导、监督整改等多种形式,推动有关问题整改。

  本次调查以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小店、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目前主流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直播间为对象,采用随机选取、录制观察、追踪比较的方式,监测各直播间促销行为。本次调查共观察了146场直播,主要涉及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按摩仪、美容仪、家纺产品、旅游团购券等消费频率较高,销售份额增速较快的品类,发现有25个直播间存在较明显的不规范促销行为,最重要的包含“优惠”不真,信息不实,“限时限量”促销实为不限等三个方面。

  首先是虚假优惠的“重灾区”,多达24个直播间宣称直播价格最优,直播时并没有额外给予优惠。该问题主要涉及抖音、快手、小红书、淘宝、微信小店等平台。

  其次,4个直播间在商品信息上含糊其辞,其所宣称的关键信息经调查员反复检索验证,均没办法证实其真实性,主要涉及抖音和小红书平台。

  再者,14个直播间采用“最后一天”“最后10单”“下播后不再优惠”等话术,制造紧张气氛,诱导消费者下单,但实际上直播结束后仍照常销售,并无限制,问题主要涉及抖音、快手、小红书、淘宝、微信小店等平台。

  广东省消委会表示,上述直播间不规范促销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权,破坏公平交易环境,还存在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价格法等法律和法规的情形。

  为推动有关问题整改,保护众多购买的人的合法权益,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广东省消委会开展挑战直播网购消费潜规则活动,归纳总结出“优惠价”不优惠、信息模糊不真实、限时限量制造紧张感、赠品标注虚高、以“白牌”产品误导消费者等五方面典型消费潜规则,并由专业律师和员,根据法律和法规相关规定,结合具体案例和调查掌握的情况,逐条进行专业法律点评分析。同时,开展约谈指导和监督整改。

  调查涉及的平台格外的重视,积极努力配合,短时间内采取有力措施,处置问题商家。各大平台均调取直播间录像资料,在核实情况后视问题严重程度对涉事主播及直播企业采取警告、停播、冻结资金等相应处罚措施。同时,平台通过“技术+人力”的方式,加大巡查和监测力度,及时处置不规范的主播和直播间。针对调查涉及的问题,加强完善平台规范规则。

  广东省消委会郑重提醒众多购买的人,在直播网购时,要注意了解并防范直播间不规范促销行为,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轻易被各种话术误导;若怀疑主播存在虚假诱导、价格不实等行为,可主动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详情及相关佐证材料;如发生消费纠纷,应依法理性维权,可向12315、12345或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投诉;针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消费者要勇敢,积极举报,大胆监督,维护自身和众多购买的人合法权益。

其他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