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强调,要逐步认识实施城市更新对于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助力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重大意义,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市更新重点任务。
城市更新是持续推动城市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城市更新是在城市功能、产业体系、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升级。通过城市更新,可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
城市更新是催生新的投资领域和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引擎。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将直接带动建筑、材料、设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3左右,未来投资空间巨大。
城市更新是更好承载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4.9%,而仅有6%的老年人所住楼房装有电梯。城市更新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等措施,将直接惠及民生,明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城市更新是带动多领域就业的重要手段。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建筑工人、设计师、管理人员等。城市更新能直接带动建设领域基层就业水平,间接增强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据测算每万亿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可带动直接就业236万人。
城市更新是防止中心城市空心化和衰落的重要路径。2024年第四季度北京和上海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已超过20%这个国际公认的“警戒线”。通过盘活低效闲置空间,培育和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产业重回市中心,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强化组织保障,科学规划引领城市更新。目前,全国已有410多个城市成立了城市更新相关领导小组,21个城市设立了城市更新局。各地纷纷出台城市更新条例、管理办法和指导性文件。下一步建议将城市更新充分融入中央和地方“十五五”规划纲要,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作为“十五五”时期中央和地方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要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资保障更新需求。城市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落实项目资金平衡责任,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个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奖补资金、贷款贴息、城市更新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加多社会资本投入。
要鼓励社会参与,完善自主更新发展模式。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应充分的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居民、企业和社区等各方热情参加。为了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应重视项目的组织模式、投资模式的多样性,并加大对自主更新在政策上的支持。
要注重可持续性和深度,推动城市更新全面发展。鉴于超大特大城市在城市更新方面已积累一定经验并取得较好成效,为推动城市更新更加可持续、深入地发展,需要持续关注中小城市以及更具代表性的小规模案例,确保城市更新政策与实践在更广范围内得到一定效果推进与优化。
要尊重和保护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避免大拆大建。历史背景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根基,是城市独特魅力和品位的重要体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明确底线要求,防止大拆大建,注重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我们已经顺利完成既定节点的目标任务,做好收尾检查工作,大家都准备高高兴兴回家过年。”1月21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广场城市更新项目现场,见到了项目执行经理孟银虎,他正和工友们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选取19个地区作为试点开展数字家庭建设,在对试点地区进行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形成《数字家庭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为各地数字家庭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城市出行服务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助力城市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海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坚持系统思维、疏堵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源头治理、实施信息化监管等方面多管齐下,健全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体系,提高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更加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海南。
连日来,中国动物园协会组织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个城市的50余家动物园,开展以“灵蛇献瑞 生态护航”为主题的生肖文化保护教育联动活动,以生动有趣的科普形式,让公众在迎接新春佳节的同时,进一步探索蛇类生态知识,共同守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金融监管总局负责人1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政审批专用章的通知
《求是》杂志发表习重要文章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