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3月6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在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人民政协报特别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连线界别群众代表,共话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凝聚奋进力量。
主持人:习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定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作为深耕教育领域的政协委员,您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李孝轩:聆听了习的重要讲话,使我对教育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在我们办学过程中,坚持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严格按照习的要求,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努力推进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
李孝轩:职业教育要与党和国家发展的策略相适应,与人民群众需求相契合,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我们很重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方法与抓手。
勾院长,您认为民办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该怎么样发挥作用?介绍下学院相关办学情况?
勾英: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任务。云南工商学院是云南省第一所全日制民高校,坚持“应用型、地方性、数字化”的办学定位,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了校企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建设课程,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开展科研以及共同建设就业基地等共同的产教融合协同的机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目前云南工商学院下设7个二级学院,在校生有2.5万余名。
主持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习关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
勾英:我们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方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着力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理论思维、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此外,在师资培养课程中导入志愿服务教育,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环节和教育手段,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平等参与意识的基础上,把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实践能力和知识拓展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学习有目标、生活有方向。
薛慧琳:习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职业院校好好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学校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人才教育培训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理论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对我们未来就业将是很好的帮助。
主持人:要想早日形成习强调的“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还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李孝轩: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教育界人士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以全新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和培养质量,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进一步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未来。
主持人:您好倪委员。习强调:“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应用AI赋能教学的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教育不可以忽视对学生启智、心灵的培养,不能丢掉对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此,您怎么理解?
倪闽景:我认为,未来是人与机器协同合作的智慧时代。我们过去的学习工具有笔、有本,但它们不会随着学习能力进步而改变。AI是会一直伴随我们学习、跟我们一起成长的。学会怎么样和AI深度协同十分关键。未来,一定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让学习更便利、更高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孙语艳:倪委员好,很高兴和您在线上交流。最近DeepSeek很火,我和同学们对AI很感兴趣,我们也了解到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您认为教育者该怎么样引导我们找到兴趣点,更好地选择职业方向呢?
倪闽景:人工智能虽可在诸多方面发挥作用,但热爱无可替代。对你们来说,拥有足够的好奇心去了解世界至关重要。越深入了解,越会发现世界充满奥秘,进而产生深度学习的欲望,寻找自我热爱之事。
在选择工作规划方向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我们来关注:一是能够创造体验的工作;二是可以创造新发现的领域,例如开拓全新的研究领域;三是创造新空间,如元宇宙空间,将现有的科技馆、天文馆、自然博物馆等空间虚拟化。当能力与志趣相融合,你们便能找到值得奋斗终身的方向。
刘宏磊:倪委员好,您觉得经常使用AI是否会影响我们的思考能力?将来要不要专门设置一个无AI的学习场景?
倪闽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丰富学习方式,助力老师因材施教,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场景。但是人工智能没有任何办法取代人类的学习过程。人类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通过自身学习,借助感官与外界建立联系,进而塑造大脑。我们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因为自然界丰富的声音、色彩和物种能在大脑中形成独特连接,这是人工智能没办法做到的。倘若缺失这一学习过程,我们将失去价值观、判断力,甚至没办法理解和感受人工智能传递的内容。
陈泉鸣:倪委员您好,未来可能会出现许多数字化新产业,您认为我们作为高中生可以做哪些准备?
倪闽景:我们每个人出生时,大脑都如同一张白纸。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看、听,学习语言、数学等知识。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做的任何事都在为未来的成长做准备。未来变化太快,我们没办法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锻炼出强大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培养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要相信,现在做的一切,只要热爱,未来必会开花结果。
邢连欣:张委员您好,看到您在联组会上向习汇报有关职业教育的情况,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到特别欣喜和振奋。
张运凯:感谢大家的关注。围绕“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我汇报了三项内容:一是实施校企协同思政育人,解决“有岗无人上,有人无岗上”;二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解决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体系错配,人才教育培训和企业需求“两张皮”;三是实施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解决职业院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支撑力不足、对企业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此外还汇报了我校开展“劳模匠心”思政课的情况:我校从石家庄总工会请了14名劳动模范和思政老师一起备课一同上课。
邢连欣:我深入学习了习在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感振奋之余,对于全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更加坚定。北京市商业学校是一所中职学校,中职在全国职业教育中体量庞大,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底座”的作用。作为“底座”,我们肩负着夯实现代职教体系基础的重任。
张运凯:职业教育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人才保障。我认为下一步要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建立政、行、企、校、研供需对接信息平台,根据平台建立专业动态调整,以适应产业变化。学校和企业一同根据岗位需求挖掘学生能力图谱,依据能力图谱共同开发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共同打造教学关键要素、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共同体实体化的运作,助推企业区域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另外,要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培养。
邢连欣:您讲的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我很认同。北京市商业学校是国企办学,学校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依托祥龙博瑞汽车产业园区,联合京津冀数十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中高本院校、科研机构、汽车协会等,牵头成立了“京津冀汽车产业园区产教联合体”,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此举不仅推动了产教深层次地融合,也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张运凯:联组会上我也将学校的就业情况向习作了汇报。近三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对口就业率、企业对学生满意度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您对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有哪些建议?
邢连欣:要更好地发挥企业主办职业教育的优势,支持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合作优质教育资源,举办匹配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层次需求的新型高等职业院校,中、高、本一体化,高起点办学、高效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张运凯:我认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另一方面,要提升职业院校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支撑企业创新的能力。
曹阿民:邱校长您好。3月6日下午,我在现场聆听了习的重要讲话,感觉很振奋。您长期在基层从事教育工作,我很想跟您交流一下,您有什么感受?
邱宗欣:曹委员您好。习的重要讲话激励着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我们平桂区民族学校是由政协助力建立的一所民族学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了传承保护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近年来,学校积极把各级党委、政府对优先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平桂区民族学校模式”。
曹阿民:民族边疆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不仅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必然的联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守疆护边情怀的培养。您目前所在学校的基础教育开展得如何?
邱宗欣:作为平桂区义务教育保障及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安置配套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学校目前除满足平桂区土瑶聚居区和移民扶贫搬迁家庭学生入学外,还有效地缓解了来平桂务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义务教育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我们尽最大努力保障了所有孩子都有学上,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曹阿民:这几年间,我连续通过《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融媒体等新闻媒体报道了解到贺州市平桂区土瑶聚居区“一步跨千年”的蝶变。当地孩子们的教育情况现在又有哪些新变化?
邱宗欣:学校把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民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土瑶文化教育,开设了瑶绣、瑶歌、长鼓舞等特色课程,比如在瑶绣课程中指导学生绣党旗、国旗等,不仅传承了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播种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种子,滋养师生的国家荣誉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自行设计的“土土、瑶瑶”卡通人物形象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除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外,平桂区还从财政预算中拨付膳食和交通补助。依托先进数字技术,学校还构建了交互智能录播系统“云上交流”平台,与内蒙古、海南等地各族孩子开展线上线下联谊活动,“同上一堂课”让教育资源分配更进一步实现均衡。不过,目前科技教师不足、科技教育不足仍是我们的短板。您对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有哪些建议?
曹阿民:基础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石。目前由于升学考试,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重、压力大,“五育并举”的均衡教育对于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和提升学习能力很重要。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影响慢慢的变大,未来的人才更需要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因此基础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重要。我想,这也需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加快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趋势。
采写:李木元 解艳华 邢佳璐 易欣 康亮 贾冬 周通 杜晓航 付振强 王晶 韩月 满达呼 赖仁杰 宋宝刚 李玉祯 余妍 吴雨晨 廖昕朔 张子怡